简介:王勤耕,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,出席由国际生态经济协会主办,中国环境科学学会(CSES)协办,公众环境空气与健康专业委员会承办:“十三五时期我国城市公众环境空气与健康影响评估报告研究课题”研讨会的发言节选。
由于多数人群在室内的生活时间远多于室外,更加关注室内空气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室内污染与室外污染既紧密联系,又相对独立。前者来源更加复杂,但可控性较大。通过采取适当的政策和技术手段,可以有效减轻空气污染的健康影响,特别是对老、幼、病等敏感人群的影响。目前来说,一方面,要大力加强室内空气污染来源、特征及其健康效应等基础性研究,特别关注地区、城乡、群体的差异性;另一方面,要积极推动室内污染控制技术的研提出,国家重大科技专项,大气污染与健康已列入其中,国家重大专项第一部分是激励机制,第二部分是污染和健康激励机制研究。国家在此方面也有所投入,关注环境与健康,已恰逢其时。提到健康,必定就要有医院共同参与,准确的数据是目前非常珍贵且难得的。研究工作起初我们不会从基础做起,而是率先从宏观,大数据的方向进行分析研究,基于统计数据的规律总结出来方法,也多数都是基于国外的成果研究。国外和国内的环境差别比较大,有方法的适用性问题和本地化问题。这也是我们要解决的重要部分,我们要提出评估的预测和建议,包括控制方面和科研研究方面。时间节点弄准确,这样我们组织人才能实现。
城市公众环境空气与健康影响预测是一个非常大而复杂的课题。作为学会和基金会开展工作我们需要有目标,不能把盘子铺的太大。室外环境需要转向室内的环境,我们国家空气污染任重道远,短时间内解决问题看起来非常困难。如果能够尽快地减轻人体健康的影响,把重点更多的转移到室内空气质量,这是非常迫切也是非常有效的。现在多数人群在室内待的时间占80%,室内的空气污染跟室外有关系,但是它更加复杂来源更加多,跟人的健康关系更加密切。关注室内空气污染,这是非常重要的。
更加全面地认识我们国家室内空气污染的特征,全面识别影响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因子。常规的大家可以爆出很多,作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需要了解影响污染因子差异性。我们国家幅员辽阔,南方和北方不一样,东部和西部不一样,城市和农村不一样,不同的收入人群也不一样,学校和医院都不一样。需要全面地了解差异性,这对将来室内空气污染的控制,企业有针对性的开发产品是非常重要的。
关于评估,项目最终落实到健康影响评估,科学技术层面看不确定性很大,真正要想把这个问题说清楚,也不是短时间目可以做到的。我们应尽可能在调研相关成果的基础上,适度的开展一些基础的研究。比如说基于流行病学,我们国家目前也有条件做相关层面的研究。从课题的开展层面,我们尽量基于现有的成果,现有成果非常多,差异非常大,不同的机构,不同的人做出来的东西有的不具可比性,这里面也存在非常重要的识别现有成果的代表性、可信性,对于怎么综合用于我们的评估,是非常重要的工作。